企业社工服务普遍存在新人、沟通、认识、氛围方面的“四难”,为此贯通实施“新人首位服务”、“社工直通车”、 “社工之春”和“社工动车组”四项计划,逐步建立“点穴”服务、直线反馈、拓面宣传、多方回应四项机制,能够有效减轻或清除服务障碍。
一、建立“点穴”服务机制
新员工刚入职,职业奋斗感强、求知欲旺、正面情绪丰富,对企业的思维定势和心理定势尚未形成,人际关系网络也未形成,在劳资关系、社区生活方面亦无瓜葛,企业管理层比较重视(如因人数较多、培训成本较大),且对社会工作的接纳度较高,社会工作容易启动。按照“增量突破、增量影响存量”的工作思路,把服务好新员工作为启动企业社工服务的“穴位”。社工从进驻企业伊始,开展“新人首位服务”计划,力求“一点通”、“通一点通全局”。一线社工抓住新员工岗前培训的机遇,推介社工服务,展示服务菜单,着力与新员工建立关系,从中发现职场适应和生活适应问题,进而发展义工,逐步团结和壮大一批有爱心、有影响力、有专业素质的员工,为后期深入开展专业服务积累人脉、集聚资源、集成技术。
二、建立直线反馈机制
为了共创和谐企业,建立机构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关系,社工机构商企业共同启动“社工直通车”计划,充当“润滑剂”。一是分层建立常态“绿色通道”。一线社工与企业班组长直接协商,社工小组长与企业课长现场议定,机构“企业社工部”部长与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空中对话”,机构负责人与企业高层举行定期例会,实现各层级的面对面沟通协商。二是建立排忧解难“一点通”制度。双方商定遇到问题可启动弹性对话、跨级协调、第一时间协调机制,用活现场办公机制。遇到多层面难题时,实行两家“会诊”。三是建立双边问责机制。对社工被投诉或企业方失误错误的现象,双方商定按照“各自问责、相互通报、互信互促”的原则,妥善解决。
三、建立拓面宣传机制
为营造良好的微观社工服务环境,企业社工协调企业,综合运用探访、面谈、电话、短信、QQ、博客、宣传栏、宣传单、培训会、工作例会等方式,多层次、广覆盖、高频率宣传社工服务、社工形象和社工效益,重点将社工服务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工会规划的高度,使之成为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作业层的共识,称谓“社工之春”计划。以共识促共为,全面塑造和推广“六员”形象,即“心理护理员、职场咨询员、生活辅导员、能力训练员、活动组织者、资源链接者”。
四、建立多方回应机制
为提高企业员工归属感,提升企业社会形象,为员工提供“身心灵”的护理,机构、社工和企业共同携手,以回应需求为出发点,多方整合物力财力,多路汇集人力人脉,多点迸发活力潜力,“火车头”推力不变、人人争当动力为特征的“社工动车组”计划应运而生。针对企业资方需求、员工职场需求和员工生活需求,着力协调企业和机构的生产、文化、福利、教育、工会等资源,统筹三类需求的“药方”,针对性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等工作方法,制定工作方案,形成工作合力,或缓解或化解企业成长危机、员工职场困惑和员工生活焦虑。
(作者为社工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本文为社工中国网特邀原创首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与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网站无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