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论社工:浅议社会福利机构社工发展方向

曾凯   2014-08-28
0

新时期福利机构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主要是因为时代发展的内涵在变迁。人们维护社会正义、捍卫做人尊严的要求比任何时候都迫切和庄重。儿童福利从侧重“养、治、教”向“教、情、智、能、康”转变,提升了教育品味;成年孤儿安置向去“标签化”转变,这源于工作概念的“残疾”发生了意义扭转,从人性弱项的就业照顾向人类生存状态转变;老年福利由“建院”向“建家”转变,突出了家庭化服务需求,放大了回归家庭的归根情结;康复医疗从内部服务走向社会服务,成为综合医院下转病人的合作医院,这是卫生部今年新提出的工作重点。为适应这些变化,专业社工首当其冲。助人自助作为社工的职业操守,支撑“文化建院”战略,作为发展的底蕴;全人服务作为社工的服务目标,支撑“质量建院”战略,作为发展的根本,共同彰显社会正义和维护人的尊严,超越了服务公民的范畴。

一、教育社工朝系列化方向攻坚

福利院的教育师资与教育部门相比,没有系列化,也无梯次安排,属于服务短板,这是体制原因造成的。在现有体制下,教育服务外包难以实现,只能够依靠社工力量“往前探索”。中心以减少“问题孩子”、满足儿童发展性需要为关切,研究制订了“教育兴院”工程,以“全纳教育”思想为指导(注:全纳教育是联合国1994年推行的新理念,是传统“特殊儿童教育”的升级版,它面向所有的儿童,接纳所有的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从零岁开始的终身发展),逐步建立健全早教、幼教、特教、家教、技能教育、青春期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办法,研发校本教材,形成科学、完整、实用的教育链条。

二、儿童社工朝类家庭综合技术攻关

福利机构成长的孩子不同于家庭成长的孩子,他们因从小失去父母或失去父母监护,忌讳身世,性格自卑;又因大多数身体残疾,受身心双重创伤,语言能力较弱,感官配合不协调,情绪不稳定(“人来疯”或“冷冰冰”),注意力不集中,抽象思维能力弱;还因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包容性差,攀比心重,往往对未来生活感到迷茫。这三方原因叠加起来,实现“给孩子一个家”的机构使命,显得困难重重。但是现实没有给我们多选题,只有“单选题”,只能选择类家庭综合养育。通过为在院儿童提供以家为中心的“养、教、情、智、能、康”综合服务,使其容易被爱心家庭收养,使其成年后容易回归社会。传统上,福利机构的养育技术已不完全“解渴”了,必须以专业社工的知识为统领,兼蓄心理、教育、康复、护理、营养、法制等多学科知识技能,集成开发,在拦截、解释知识功能与个性化服务上取得突破,形成服务套餐。

三、老年社工朝 “老人的一天”服务技术研发

目前,国内同行服务院舍老人,普遍采取定时服务的样式。老人只能够被动接受定时叫醒、定时起床、定时就餐、定时散步、定时娱乐、定时康复、定时日光浴等服务。为了让老人“自由地呼吸”,享受如家的自由,借鉴上海市第三福利院经验,开发“老人的一天”服务技术,实现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已是大势所趋。通过开发该技术,帮助老人实现“每一天都是忙碌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每一天都是这里的主人、每一天都是快乐的”幸福感目标。

四、医务社工朝患者保护技术(分病种)研发

当前,福利机构康复医院应眼睛向外,面向社会办医,既要与卫生部门的医技人员分科相适应,加快细分康复业务;又要加紧发展社工实证能力,分病种(重点是罕见病)研发探访、个案、小组和社区组合技术,并建立成效跟踪检验机制。这项技术旨在保护病人及其家属,减少因病贫困的机会,构筑医患矛盾缓冲带;包含会谈技巧运用能力、危机评估能力、处置能力、支持能力、咨询能力、转介能力、个案管理能力、使能能力(即社工利用自己的知识技巧使得案主发挥自己能力,使案主自身发生改变的能力)、协调能力和资源中介能力。

(作者为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信息工作部副主任(兼)、社工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本文为社工中国网特邀原创首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与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网站无关。

曾凯

1996年至今,长期在民政部门工作,具有县级、地级、省级和民政部工作的履历。2006年参与国务院第十二次民政会议主报告和全国“十二五”民政规划起草工作。在长期的摸索中上,积累了大量的民政工作经验,已发表15万字的学术成果,先后参与部级课题3个,6次荣获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或三等奖。在国内第一次提出“社会户口”概念。现任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改革办主任和社工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