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募基金会引入和平竞争

金锦萍   2013-12-23
0

在李连杰壹基金转型公募基金会的过程中,王振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他既有在民政部20年的从政经历,又和社会公益力量,尤其是一些知名公益人士有着良好的个人关系,去年更是毅然转身,离开政界,投身学界,加盟壹基金,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而在壹基金转型这个浪漫故事中,深圳民政局局长刘润华为李连杰雪中送炭送去“橄榄枝”这个最富戏剧色彩的片段,也是通过王振耀这个“老领导”完成的。

公募基金会引入竞争

记者:作为原来的民政部主管全国公益事业促进的领导,您如何看待李连杰壹基金转型公募基金会?

王振耀:在我看来,作为中国首家成功转型的民间公募基金,壹基金的公募化不但对于自身发展意义重大,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公益慈善的生态格局,有望开启一个富有活力的公益新纪元。2011年1月11日1时11分,当大家都举着1的手势,大声齐喊壹基金一家人的口号,我当时很激动,我觉得这标志着一种和平竞赛的时期到来了,大型公募基金会和新型公募基金会的竞赛开始了,看谁更有效率,看谁对大众服务得更好,正是我当司长的时候拼命要推动的事情,但没想到不当司长了,这项比赛却开始了。

壹基金并未“降格”

记者:壹基金过去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基金,现在成了深圳市的公募基金会,是不是从“中央降格到地方”了?

王振耀:当然不是,过去壹基金只是挂靠在中国红十字总会下的一个基金,受其领导,也没有独立的账号,而现在它真正变成了一个有自主权的公募基金会,独立法人,不但没有降格,反而是升格。

实际上已没有“婆婆”

记者:您的身份、背景、资历对壹基金成功转型公募是否也有很大帮助?

王振耀:我本人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壹基金这次之所以能够成功转型,一是李连杰以及壹基金团队这些年确实做得比较踏实,二是民政部门的一次创新和大胆尝试,我不过是穿针引线。

记者:能具体讲讲么?

王振耀:按照基金会管理登记条例,基金会要想注册,除了需要在民政部门登记外,首先要找一个主管单位当婆婆,很多基金会无法注册就是因为找不到主管单位,而很多有主管单位的基金会呢?又往往成为政府的附属。而现在深圳民政局既是壹基金基金会的主管单位,又是它的注册部门,所以我们既可以说壹基金现在有主管单位,也可以说他没有主管单位。

地域限制没太大影响

记者:按照规定,深圳壹基金基金会的公募地域仅限深圳,对它的发展是否不利?

王振耀:对于公募的地方性限制问题,我觉得要两分来看,只要透明、规范、专业,地域限制是不会制约一个基金会的发展的。尤其现在还有新技术的支持,即使壹基金总部落在了深圳,但是我们(壹基金基金会)仍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呼吁大家参与到壹基金的公益活动中。

非转公关键看募款能力

记者:壹基金转型成功,会不会一下子有很多基金或者非公募基金会都会申请转为公募基金会?基金会注册的政策会不会就此放开?

王振耀:公募基金会的门槛其实还是相当高的,运作的复杂程度也要比非公募基金会高。有一点一定要看清楚,其实政策方面是不是大开闸门,对于公募基金会能不能做好并没有太大的意义。非公募基金会是花钱压力大,公募基金会是募款压力大,募不来钱,可能导致基金会马上散伙。即便批准一些非公募的基金会或者基金转为公募基金会,如果没有募款能力,对于这个组织实际没有一点儿好处!因此不能一味地都去寻求转为公募。从全世界的经验来开,大型公募基金会都不会太多。

一些富豪、企业家还是比较适合成立非公募的基金会,在经济上既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而且公益赢得美誉度比单纯做商业广告效益大得多,在心灵上更可以给家庭、孩子带来益处。

不担心失败问题

记者:有人担心,壹基金转型公募基金会以后,如果不成功,我国今后对公募基金会转型的政策可能反而会紧缩。

王振耀:我还真的没有担心过失败的问题!壹基金转型公募基金会以后,壹基金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转变。李连杰不再担任理事长,壹基金不再仅仅依靠李连杰一个人,而是依靠一个以一流企业家为主体的强大团队,这些企业家的加入,使得公益事业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成为可能,壹基金基金会的号召力也得到了很大增强。如果真的做不成功,就意味着这么多中国有名的企业家全部栽了。马云、王石、冯仑……都栽了,以后别再对外宣传中国企业家了。

记者:企业家们入主壹基金基金会,您已经感到变化了么?

王振耀:我现在参加理事会的最大感触是,企业家都是带着自己的经验和规则来的,他们很注意决策规则,也就是游戏规则问题。这对于基金会在战略方向上的科学决策大有裨益。这些企业家在国内外叱咤风云,他们肯定会给基金会带来一股新风,尤其是专业能力建设方面。

富豪平民坐一个饭桌

记者:壹基金号召小额捐赠,怎么平衡企业家和普通小额捐赠者的关系?

王振耀:这是基金会现在的一大挑战,做公募基金会,小额捐赠就应该成主流,我们的理念是捐一块钱和一百万在这里都是平等的。但在老百姓的眼中,企业家总是高高在上,但因为公益,他们成了一家人,怎么才能让企业家和老百姓这一家人坐在一个饭桌上吃饭呢,这是大问题!“家”里人的友谊怎么沟通, “家”里人的困难如何解决?其次,让机制创新转化为实际力量也是一大挑战,企业家都是很讲效率的,如何将效率与大众的热情结合起来?我们已经委托马化腾研究怎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服务“壹家人”。

理事会允许媒体旁听

记者:现在壹基金转型成功了,有一些未来的具体计划么?

王振耀:可能整个工作机制都要改变。毕竟现在有自主权了,眼界势必也要开阔,仅靠典范工程等几个项目是不能满足新壹基金的需要。但我认为未来壹基金会成败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如何保证资金使用的透明性。为此,理事会已经决定:壹基金基金会一切情况都公开,包括项目公开,理事会公开,甚至任何决策过程都向社会公开,允许媒体自由旁听。壹基金还将主动请政府来监管,重大项目先向政府征求意见,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马宏被选举为监事长,就是这个目的。

理事排队当“讲师”

记者:壹基金转型成功,对于您和研究院有什么变化?

王振耀:壹基金转型后,李连杰没有琐事缠身了,我要把他抓过来,让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益研究。我也多了很多企业家领导,比如王石、马云、马化腾现在都是我的领导,我已经跟杨鹏打好招呼了。从三月份开始,这些理事们排队,一个一个排队来“京师大讲堂”当讲师,给大家讲课,一个都跑不掉。

  ■幕后故事

  意外成了“媒人”

去年12月3日,深圳壹基金公募基金会注册成功,但在此前的3个月间,还曾传出壹基金面临中断的风波,引来社会的种种猜测,短短的3个月间变化如此之大,壹基金突然姓公,王振耀意外在此扮演了媒人的角色。

可能还真多亏那场风波,李连杰之前在媒体前大吐苦水,被深圳市民政局的老部下刘润华看到了,王振耀还记得那天他刚跟李连杰开完壹基金研究院的理事会议,正往外走,就接到了刘润华的电话,他在电话里问,能不能联系李连杰,让他到深圳去注册发展基金,当时李连杰正好就在身边,挂了电话,王振耀向李连杰转达了老部下的建议,李连杰满脸的不可思议,觉得跟做梦一样,随后就开始了各种审批和注册的过程。

去年12月3日,深圳壹基金公募基金会注册成功,“壹基金”终于开始姓“公”了。事实上,王振耀作为中间人,深圳方面先将事情的进展情况告诉了他,但为了等待筹备委员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和所有手续的办理时间,王振耀一直守口如瓶,没有对外发布信息。

金锦萍

金锦萍认为,媒体也好,公众也好,的确需要对慈善组织进行批评和监督,以助于慈善组织的善治和善款的善用。但是目前对慈善组织的批评缺乏理性,往往是为了批评而批评,没有目的性。“慈善组织不是洪水猛兽”金锦萍强调说,“慈善组织是不能替代的,依然是广大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必要途径之一。我们不能因 ‘信任危机’而抹杀慈善组织的专业性,也不是意欲摧毁所有的慈善组织,而是要寻找或是打造值得我们信赖的慈善组织”   近几年慈善事业在中国经历了快速发展期,一方面是国人不断高涨的慈善热情,另一方面是接连触动公众的慈善事件。慈善成了